34.45
從以上數據來看,該公司收入增長均高于成本、費用增長,利潤總額也實現了增長,且增幅大于收入增幅。因此,通過成本費用測算并未發現異常。由于煙草工業企業財務核算體系龐大,要進行全面、整體評估時間長、成本大。而且評估人員了解到該公司收入增長的原因主要是調整了產品結構,生產高價高檔次的卷煙,加上計劃產量有所增長;利潤增長原因是收入增長、同時該公司還有效控制了成本和費用。但對這種重點稅源企業更需要加強管理、服務,因此評估人員選擇專項評估,重點評估其應稅收入核算、成本費用的列支是否符合規定。
3.稅務約談
在掌握了企業眾多生產經營信息及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納稅評估人員制作了約談提綱,按照約談提綱,與企業的法人代表、生產經營負責人及財務人員進行了約談。與企業約談后,評估人員分析,雖然其解釋具有一定合理性,但理由并不充公,疑點仍然不能排除,決定進行實地核查。
4.實地核查
(1)應稅收入的核查
主要核實該公司的材料物資等科目,判斷是否存在視同銷售行為、處理邊角料未計收入、取得補貼收入未計收入等問題。
①發現該公司存在轉讓低值易耗品、取得廢料收入未作銷售處理的問題,賬務處理是仍掛在“營業外收入”、“其他應收款”科目。
②該公司收到XX卷煙廠通過國家煙草總局轉移支付的虧損補貼收入,增加資本公積,未作收入申報納稅。
(2)成本的核查
通過調閱該公司生產成本、銷售成本明細賬,抽查一個月有關成本結轉的原始憑證,并注意“暫估材料”子科目的賬務資料。發現問題有:
①該公司已領用合作生產的外購煙葉及輔料,并已計入當年生產成本,但未取得合法發票,不能作為銷售成本在稅前扣除。
②該公司已領用暫估材料生產卷煙,金額11307658.37元,但該暫估材料未取得合法發票,不能作為銷售成本在稅前扣除。
③該公司結算生產成本時,有部分煙葉仍按計劃成本計算,沒有按實際成本進行調整,少調減生產成本。
④該公司煙葉發生霉變損失在計算生產成本核算時未將該損失扣除,造成多列成本,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3)期間費用的核查
從成本費用模型的數據來看,管理費用的增長相對較大,于是查閱了該公司的管理費用明細賬,對不合常規的摘要內容、數字較大的項目重點審核。
①該公司“管理費用”下設有一子科目為“出國經費”,翻閱原始憑證,發現該筆費用屬于其他單位的費用,使用中國煙草總公司的收款收據入賬。憑證反映為:
借: 管理費用——出國經費 583270.60
貸:其他應收款——單位——系統外單位 583270.60
該筆費用不得在稅前扣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②從資產負債表看,累計折舊額數字較大,占固定資產原值的比例為78.32%;查看該公司固定資產明細賬,對轉出的固定資產進行核實,是否存在多提折舊的問題。問題如下:
·該公司列支已出售給職工的住宅提取的折舊1034600元,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企業所得稅時未按規定做納稅調整,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該公司列支屬于以前年度的折舊78452.30元,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企業所得稅時未按規定做納入調整,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該公司多計提房屋、建筑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資產折舊96330.74元,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企業所得稅時未按規定做納稅調整,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12月列支應屬于次年才能計提的折舊5793.12元,申訴企業所得稅時未按規定做納稅調整,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③通常大企業為美化環境,都重視綠化,該公司的綠化也是較好的。在查閱過程中,我們注意到該公司所發生的綠化費用,是作為管理費用在當期稅前扣除。這些綠化費用該公司是按綠化工程管理,收有質量保證金,取得的是建筑業發票,符合固定資產管理條件,應按固定資產管理,不應在當期稅前扣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④“非正常損失”反映在“營業外支出”科目,查閱這一科目下的處理資產凈損失,發現該公司將未獲稅務機關批準同意扣除的土地損失在企業所得稅申報時扣除,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5.評估處理
根據評估人員評估核查的情況,該公司補繳了企業所得稅1000多萬元,并調整了賬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