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淺談房地產行業的稅收管理 |
| 發布時間:2011/11/21 來源: 閱讀次數:341 |
| |
| 隨著房地產業的社會需求增大,及其在國家產業結構中的位置日漸突出,房地產行業已經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稅源增長點。但由于部分房地產企業納稅人納稅意識不高,財務管理混亂等原因,房地產開發企業偷逃稅情況比較嚴重,如何加強房地產稅收征管,抑制房地產業投機行為,規范房地產市場,實現國家稅收的宏觀調控,已經成為稅務部門日常管理的難點和社會關注的熱點。 目前房地產企業存在的稅收問題大致可以歸結為兩類:一類是由于企業財務人員自身業務素質不高,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核算辦法不熟悉,對會計制度與稅法差異理解有誤,導致亂用會計科目,不計或少計收入,隨意結轉成本費用情況普遍,比如對物業費、收視費、綠化費等代收款項不按規定申報繳納營業稅。另一類是不少房地產企業存在有意隱瞞利潤逃避稅收的現象。比如有些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與建筑安裝企業相互勾結做假虛增成本,多計成本偷逃稅款。房地產開發商通過開具建安發票,用支付營業稅及附加、附征企業(個人)所得稅的代價,就可以輕松偷逃企業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再如,房地產企業利用項目開發前期投入資金大、周期長,收益主要集中在開發中后期的特點,對收取的預收款和銀行按揭款不進行納稅申報或少申報,長期將這樣的收入掛往來賬,把擠占稅款后的資金用于滾動開發經營中或彌補注冊資金的不足,這樣以來,一部分稅款就此流失。 由于房地產行業的會計核算復雜,涉及稅種多、征管難度大,房地產行業稅收基礎管理工作同樣存在較多的缺失。首先,稅務人員管理的不銜接。如房地產企業在開發前期主要涉及施工企業的建安營業稅,開發中期主要涉及到銷售不動產的營業稅,而在開發中后期涉及企業所得稅。在通常的稅收日常管理中,稅務人員偏重于營業稅的征管,而忽視了對企業所得稅的管理。房地產開發項目多,時間長,現行的房地產企業會計核算制度與稅收法規存在較大的差異,特別是對收入與成本的認定上分歧較大。其次發票控管力度不強。主要表現在:施工企業結算不開具建安發票,無法確定工程成本;房地產公司不開具銷售不動產發票,在企業隱瞞有關情況時,難以確認收入,從而影響稅款征收;房地產公司與施工企業大量使用白條結算,混淆納稅義務時間,少申報收入。第三,社會綜合治稅協調乏力。房地產稅收的征管,需要房管、土地、規劃等諸多部門協助配合。但在實際征管工作中,由于涉及部門眾多,缺乏相應的激勵制約手段,未能實現信息共享,各部門管理程序不同,很難形成合力。目前相互之間的合作仍處于相互約定和協商的狀態,遇到問題不能及時有效解決。難以實現房地產行業稅源的源泉控制。 針對以上房地產行業稅收征管中存在的問題,應采取以下措施,提前介入房地產業稅收管理,減少房地產業的稅收流失。首先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大房地產行業稅收管理過程中的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采取送政策上門、納稅輔導上門、組織培訓等方式理順、溝通征納關系有針對、有重點地進行宣傳,增強房地產企業的納稅意識,營造房地產行業稅收良好的征收環境。其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一是加強日常稅收輔導。針對當前房地產行業納稅人普遍存在的納稅意識不高的現狀,稅務人員要經常深入房地產企業做好納稅輔導工作,如幫助企業建立完整的財務核算體系,幫助企業審查其實現收入是否結轉以及納稅申報是否正確等。二是加強發票管理工作,把房地產企業向用戶收取訂金、預售房款的票據全部納入地稅發票管理,定期檢查房地產企業發票使用情況,核對發票的金額是否與房屋實際銷售的價格一致,對違規操作填開的發票,嚴格進行處罰。三是建立房地產開發項目稅源登記檔案和稅源數據庫,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稅源信息的監控。按規定向納稅人收集房地產開發的相關資料,包括承受土地使用權批文、計委立項審批計劃、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建設項目竣工驗收表、房屋拆遷批文及拆遷還房合同、房屋銷售合同清單等資料。四是加大稅收檢查力度,打擊房地產業涉稅違法行為。要切實推行稅收管理員制度,要強化其管理職責,及時掌握納稅人在開發經營、財務核算以及納稅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據情節、性質及時處理或移送稽查部門處理,及時有效地打擊稅收違法行為,提高稽查選案的準確性,加大對偷逃稅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最后,房地產行業稅收征管工作與稅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執法水平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在對房地產行業稅收實施一體化管理的問題上,要加強稅務人員對房地產行業相關稅收政策的學習,要有針對的開展房地產行業稅收政策和會計核算制度的培訓,讓稅收征管人員熟悉掌握房地產行業相關的政策法規,熟悉房地產企業的會計制度,明確其收入和成本費用的確認方式,了解整個房地產開發交易的全過程,能夠掌握房地產行業的會計核算方式,進行納稅調整和查賬檢查工作,適應復雜的房地產稅收征管工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