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城市繁華的交通要道上,經常有一些人穿梭于車流之間,一遇到紅燈,就熟練的向駕乘人員送上標明有代開辦公用品發票內容的小卡片,堪稱是街頭一景。這還僅僅是冰山一角,虛開辦公用品發票,還有問題更加嚴重的去處。據報道,在某上市企業的商場內:“對外銷售商品和購物卡時可以任意變更品名開具正式的商業發票,不管你購買的是一條內褲,還是一件皮草,甚至是床上用品,都可以視消費者需要開成辦公用品、文具、勞保用品等發票品名。”而在一些小型的文具用品商店,更是幾乎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
對收受虛開票的一方而言,這些被虛開的發票后不僅沖抵了國家稅款,還提供了惡意報銷途徑,同時也為行賄受賄的腐敗行為提供了溫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87號文(以下簡稱587號令)第二十二條規定:“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并加蓋發票專用章。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虛開發票行為: (一)為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二)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三)介紹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雖然文件規定的十分明確,但商業企業虛開辦公用品發票現象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一般情況下,虛開企業需要有“變形票”或前期利用偷稅等違法行為帶來銷項富余,否則進銷項金額差將無法彌補。但即使是進銷項能做到大致平衡,虛開發票企業要想完全掩蓋虛開商品的品名、數量間的不匹配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對于采用查賬征收的企業,在進行涉稅檢查時,必須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準備,以發現其中的蛛絲馬跡。
虛開辦公用品發票的幾種模式 1、購貨人要求將虛開的發票直接開給與購貨業務無關的其他人或單位 交易是真實發生的,購貨人要求發票抬頭開給未參與實際交易的其他公司,貨物流向和發票流向明顯不同。即“要貨不要票,要票不要貨”,貨物品名與實際貨物不符的情況也有發現。
2、購貨人要求將虛開的發票開給自己
交易是真實發生的,但購貨人要求將購買的其他商品的品名開具成辦公用品,以方便報銷。具體有以下幾種類型: (1)要求商場將禮品冊或禮品卡開具成辦公用品。 (2)要求商場將直接提貨的禮品的品名開具成辦公用品。 (3)將私人消費開具成辦公用品。 (4)將與生產經營業務無關的其他商品開具成辦公用品。
3、“中介”介紹虛開 部分專業的“辦公用品中介”,掌握有購貨需求但不需要發票的單位信息,以及需要發票但不購貨的企業信息,以需要發票的企業名義購貨,貨交給實際購貨企業,卻將發票開給要票的企業,并從中抽取“中介費”牟利。
4、商場直接向外界銷售“富余”的進項。 部分有辦公用品銷售業務的商場或商店,因為“進大于銷”(實際情況可能是前期有收入被隱瞞),直接以有償形式開具辦公用品發票。
對涉嫌虛開的銷貨方,有以下的經驗可供參考 1、從企業內控機制入手,進行嚴謹的測試 (1)了解企業經營模式,核實內部控制是否真實、有效。尤其是與實際各業務環節的操作進行比對,看有無差異。
(2)核對企業的商品進貨驗收記錄、損毀失竊清單、銷售出庫記錄、柜臺及庫房盤存記錄。
(3)抽取部分品種進行穿行測試,驗證企業有無通過ERP軟件,在業務和財務系統間進行非法的品種過濾或金額折算。核對業務和財務系統的各項匯總數和余額有無差異。
2、實際檢查中要善于總結經驗、規律。 (1)實際各類涉稅檢查中,要重點抽查在節假日前后一段時間內開具的大金額辦公用品發票,尤其是春節、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期間發生的大金額辦公用品銷售,遏止虛開現象抬頭。
(2)將全部進項和銷項發票的品名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比對,看是否出現無對應方,是否有發生額、余額不符的。
(3)核對全部貨物的進銷項、ERP系統的發生數、匯總數、期末余額,且分類求和,進行集合對比分析;按商品進出的毛利排序編表,重點審核零毛利、負毛利的品種。
(4)對出現進項大于銷項的月度,重點核對有無集中突擊開票現象。
(5)辦公用品的銷售一般有批次多,單筆金額不高的特點。付款形式也多以是直接付款或票據轉讓為主,不同于工業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多有固定的關聯關系,辦公用品的銷售中少有三方抵債,對于付款渠道和銷售渠道可進行比對,發現有不同的再加以仔細甄別。
對有接受虛開票的購貨方或收票方,以下經驗可供參考 1、核對企業的辦公用品的進貨、領用記錄,資產核對記錄,核對剩余數量和金額是否能否賬實相符。
2、對符合固定資產定義的辦公用品,核對其是否真實存在。
3、重點抽查在節假日前后一段時間內購進的大金額辦公用品發票,尤其是春節、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期間采購的大金額辦公用品。對無清單的增值稅普通發票涉及的多品種、大金額商品,一定要嚴格逐筆核對。
4、核對企業各年的辦公用品采購金額是否有大起大落,與收入、成本變動數明顯不符的現象。
5、對報銷了較大金額辦公用品的采購人進行約談,核實其采購計劃的擬定、批準過程,以及貨物的去向。
6、抽取部分較大金額的辦公用品發票,利用增值稅發票系統和查詢窗口進行查驗。利用辦公用品一般就近采購的特點,對有疑問的發票可要求銷售方幫助協查核對,必要時提請銷售方主管稅務機關共同參與。
對虛開辦公用品發票行為的宏觀治理 在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啟用后,在理論上虛開辦公用品發票現象應該有所好轉,實際上因為各種原因,虛開辦公用品發票依然有一定的活動空間。
依靠稅務機關的軟硬件升級,提高征管、稽查、評估的業務水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需要完善相應稅收法律的立法,加強稅法宣傳,并加大處罰力度。通過營改增完善增值稅鏈條,協同紀檢、監察、公安、司法等機關一起,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氛圍,對達到違法犯罪的要堅決移送司法機關進行查處。對有虛開現象的小微企業,也要堅決予以懲處,從而遏制虛開辦公用品發票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