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會計資格考試《中級會計實務》答疑 |
| 發布時間:2014/11/12 來源: 閱讀次數:1252 |
| |
1.輔導教材第1頁第2自然段“企業財務會計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向企業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幫助使用者作出相關決策。”這是否會暗示“企業財務會計對企業內部管理者沒有什么作用”? 解答:財務會計信息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不僅是支持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做出相關決策的重要信息,也是企業內部決策的重要信息,財務會計對于企業內部管理者不是“沒有什么作用”,而是具有重要作用。財務會計對內、對外都能提供有關企業基本的會計信息,但主要側重于對企業外部相關單位和人員提供財務信息,屬于“對外報告會計”。因此,教材中的意思是指財務會計側重于對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相關信息。 2.輔導教材第55頁第11行,處置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可否采用“投資收益”來替代本書中的“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 解答:“投資收益”科目核算的是企業投資確認的收益或損失。而“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核算的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實現的收入。 交易和事項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取決于其經濟實質。投資性房地產是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者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 可見,投資性房地產屬于企業將自有資產用于其他經營活動,在實質上屬于“其他業務”,而不是對外投資。因此,相關的收入應當計入“其他業務收入”,相關的成本應當計入“其他業務成本”,而不是計入“投資收益”。 3.輔導教材第64頁第12行,當期收益6000000元計入“營業外收入”。為何在第72頁第14行,當期收益8000000元又計入“投資收益”,而不是計入“營業外收入”?
解答:關于輔導教材第64頁第12行當期收益6000000元計入“營業外收入”,該例題為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投資成本小于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兩者之間的差額體現為交易雙方在作價過程中轉讓方對投資企業給予的讓步或是出于其他方面的考慮給予投資企業的無償經濟利益流入,應計入取得投資當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 關于輔導教材第72頁第14行,當期收益8000000元又計入“投資收益”,而不是計入“營業外收入”。該例題為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企業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相應結轉與所售股權相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出售所得價款與處置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確認為處置損益(投資收益)。 4.輔導教材第98頁第5行【例7-3】中,乙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丙公司3600000 累計攤銷——600000 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216000 貸:無形資產——專利權4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216000 按照第97頁第20行的規定,支付的相關稅費應作為換入資本的成本,不確認損益。所以乙公司的會計處理方式是否應該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丙公司3816000 累計攤銷——600000 貸:無形資產——專利權4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216000 解答:“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應當理解為,企業直接為換入資產支付的稅費,而企業為換出資產支付的稅費不應計入換入資產的成本。 5.輔導教材第98頁最后一行到第99頁第4行的會計分錄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1050000 銀行存款——1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1150000 借:營業外支出——57500 貸:固定資產清理57500 第98頁第17行中提到,支付的相關稅費應作為換入資本的成本。此題甲公司要支付的稅金57500元為何計入“營業外支出”而沒有計入換入的“長期股權投資”? 解答:“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應當理解為,企業直接為換入資產支付的稅費,而企業為換出資產支付的稅費不應計入換入資產的成本。 6.輔導教材第100頁倒數第13行中,計算換入資產總成本時,“應支付的相關稅費”為何是“0”? 解答:“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應當理解為,企業直接為換入資產支付的稅費,而企業為換出資產支付的稅費不應計入換入資產的成本。 7.輔導教材第103頁第19行中,甲公司會計分錄是:借: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37500貸:固定資產清理37500但103頁倒數第二行到第104頁第3行,乙公司會計分錄是: 借:固定資產——廠房750000 無形資產——專利技術375000 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43750 貸:固定資產清理918750 長期股權投資25000 為何此處乙公司對“營業外支出”不是做單獨分錄處理,而是一并處理? 解答:這兩種處理方法都是可以的。 8.輔導教材第205頁第15行,“外幣借款本金及利息匯兌差額=10000000×(6.8-6.75) 400000×(6.8-6.8)=500000”。請問此處為何要用2×10年12月31日的匯率“6.75”,而不用2×11年1月1日的匯率“6.77”?此外,該式中的“400000”是如何計算出的? 解答:(1)因為此題中未計算2×11年1月1日本金的匯兌差額,即(6.77-6.75)×10000000,因此,在2×11年6月30日計算外幣借款本金匯兌差額時,使用2×10年12月31日的匯率“6.75”。 (2)該式中的400000為外幣借款半年的利息,在上一段計算應付利息時已給出計算公式,即10000000×8%×1/2=400000。 9.輔導教材第十二章中,債權人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賬面價值”有何區別?在計算債權人重組損失時,使用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還是“賬面價值”? 解答:“賬面余額“是指某個會計科目所有明細科目的匯總,“賬面價值”是指“賬面余額”減去其備抵科目后的余額。計算債權人重組損失時,一是要終止確認重組債權,終止確認的金額為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二是要計算債務重組損失。債權人之前未對該項債務計提過減值準備的,債務重組損失為債權人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收到的現金(或受讓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等)之間的差額。計提過減值準備的,首先要用該差額沖減減值準備,沖減后尚有余額的,該余額為債務重組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差額不足以沖減減值準備的,應將減值準備大于該差額的余額轉回并抵減當期的資產減值損失,此時債務重組損失為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