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試點的“營改增”,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結構性減稅措施?!盃I改增”試點并非想象中的波瀾不驚。如何突圍“營改增”的難題,是擺在中國結構性減稅面前的現實考量 2012年9月1日零時,北京京鐵物流有限公司開具的一張增值稅專用發票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北京第一張“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企業的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專用發票,由此,北京市“營改增”試點正式拉開序幕。 “營改增”作為十二五時期結構性減稅的重頭戲,備受中央高層關注。在2012年7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做出了一項重要決定,在今年年底前,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的“營改增”試點范圍,由上海市分批擴大至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廈門、深圳10個省市。 在“營改增”試點隊伍不斷壯大之時,其“排頭兵”上海的“營改增”試點再次受到眾人矚目,“上海‘營改增’試點,啟動了中國新一輪的稅制改革,其示范和帶動效應是顯著的”,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中國財稅法研究會理事朱為群在接受《小康》采訪時表示。 然而,上海的“營改增”試點并非想象中的波瀾不驚,一些諸如物流、交通運輸行業的稅負“不降反升”,這與之前對“營改增”所希冀的減稅效果背道而馳,各種質疑聲紛至沓來,一些之前躍躍欲試的申報試點城市開始打退堂鼓。
這在很多財稅專家看來并不意外。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財政系主任、教授曾康華對《小康》表示:“結構性減稅并非是單純的‘只減不增’,而是‘有增有減’,這就必然影響到納稅人之間的稅負變動,當然‘營改增’的最終目的肯定是讓稅負整體減少。” 如何突圍“營改增”的難題,是擺在中國結構性減稅面前的現實考量。 上?!昂寐曇簟?br> “‘營改增’是我國1994年來一次重要的稅制改革,它解決了營業稅制下‘道道征收,全額征稅’的重復征稅問題?!痹等A說。 據上海市財政部門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上海共有13.9萬戶企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比年初增加了2.1萬戶,今年上半年上海試點企業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整體減輕稅收負擔約44.5億元,僅有一成企業稅負增加。其中9.1萬戶小規模納稅人稅負降幅約40%,成為此次“營改增”改革最大的受益者。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是一家提供會計專業化服務的企業,既向上游企業安永咨詢購入咨詢服務,又向下游企業提供審計服務。今年上半年,安永審計向安永咨詢購入咨詢服務3365.96萬元?!盃I改增”后,增加了抵扣稅額201.96萬元,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減稅效果。同時,上海電器集團作為安永審計最大的客戶,上半年直接來自于安永審計的增值稅進項抵扣61萬元。 “‘營改增’后,不僅僅是試點企業稅負減輕,產業鏈下游制造業也因獲得增值稅抵扣而降低稅負?!鄙虾X斀洿髮W教授胡怡建說。 減稅只是上?!盃I改增”試點的動力之一,它帶來的產業及城市轉型力量才更具看點。 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預制樁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之一,作為執行董事的朱建舟對“營改增”給企業帶來的“實惠”及“轉型”深有體會。 “當時我想買一套現代化信息系統來監控各地生產線,但要花費兩億元,董事會很猶豫,營改增政策出來后,這個問題迎刃而解?!敝旖ㄖ蹖Α缎】怠酚浾哒f,他們請了國內領先的信息化公司為其開發專業化信息軟件系統,雖然服務費有一億,但是可以用6個點增值稅抵扣,這樣可以為企業節省600萬元。 朱建舟在運輸方面也選擇了外包?!霸瓉砦覀冞\一噸貨物到浦東需要25元,營改增以后由7個點的營業稅增加到11個點的增值稅,增加了4個點的抵扣,這樣我們的運輸成本可以降到22元左右?!敝旖ㄖ壅f。 “‘營改增’突破了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機制、稅制瓶頸,細化了社會專業化分工,從稅制上解決了企業長期以來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問題,不少企業主動將生產性服務業務外包,加速了生產性服務業從制造業分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婁賀統說。 更值得關注的是,“營改增”還進一步提升了上海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今年上半年,上海新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7家、投資性公司13家、研發中心14家,總部聚集效應初步顯現。 “一個地區的稅制試點,難免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外部效應?!刃邢仍嚒摹咄莸匦?,會導致上海周邊地區的產業轉移;差別對待的稅收政策,也會產生新的不公平問題。但是,總體而言,增值稅的擴圍是大勢所趨?!敝鞛槿簩Α缎】怠氛f。 稅與愿違 幾家歡喜幾家愁。 “上?!疇I改增’有20多個行業實現稅負減輕,但也有六七個行業稅負有所增加。”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張志剛在“營改增”政策系列宣講報告會上表示。 一些物流運輸企業叫苦不迭之聲尤為強烈。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調查統計數據,今年1月份67%的試點企業實際繳納增值稅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加稅負5萬元。 這其中上海德邦物流有限公司1月份實際稅負比營業稅稅負上升約3.4個百分點,增幅高出1倍多;上海佳吉快運有限公司1-2月由營業稅實際負擔率為1.63%,上升到增值稅實際負擔率為4.71%,上升189%;上海中遠物流公司1月份實際負擔率增加215%。 “以前營業稅是全額納稅,不能抵扣,現在實行增值稅,增加了許多可以抵扣的項目,其實挺好的,但是在具體的規定制定中卻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導致現在事與愿違?!钡吕梦锪骺偣具\營總監惲綿表示。 惲綿口中的“事與愿違”指的是可抵扣的項目太少,一位在物流界的工作人員告訴《小康》記者,物流企業成本構成中油費占30%、過路過橋費約40%、人力成本約30%,而這當中人力成本、路橋費、房屋租金、保險費均不能抵扣,而一些加油站又根本不能提供增值稅發票。 “上海試點過程中服務行業有意見的比較少,主要是交通運輸行業?!必斦控斦茖W研究所研究員孫鋼說。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即將“營改增”試點的深圳。 深圳物流企業2012年上半年營業額占深圳GDP8.8%的比重,物流業是支柱產業之一。深圳物流協會秘書長鄭艷玲表示,“營改增”將導致公路運輸、貨代、倉儲業稅收大幅上升,如果財政補貼不到位,深圳幾萬家中小物流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 除了交通運輸業,電子商務業也感到壓力不小。“我們企業原來只需要交3%的稅,現在這個稅率提高到17%,這對我們企業來說實在是個沉重的打擊?!碧越鸬鼐W董事長兼CEO向雋對突如其來的稅率變化感到很緊張。 而在以高新技術為主的蘇州工業園區,很多企業主對于即將到來的“營改增”也顯得非常擔憂。蘇州納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必旺對《小康》記者說,“高科技企業增值的這一塊是需要投入巨大的研發費用,這和普通的加工貿易企業不可同日而語,而增值稅并沒有考慮到他們巨大投入的這一塊?!?/font> 面對“營改增”中部分行業稅負不降反增的現實情況,政府層面或許早有預料,上海市已制定了相應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設立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試點財政專項資金,對稅收負擔增加的企業給予財政扶持。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也表示:“有的企業稅負增加,但卻可以通過后續的抵扣環節進行彌補;有些確實屬于政策造成的,我們下一步再進行分類抵扣?!?/font> 而這在一些業內人士及專家看來,并非長久之計。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指出,上海應對企業稅負增加的問題只是成立基金對此進行修補改革,這只能應對局部問題。很多專家也認為,財政補貼是試點期間的權宜之計,應盡早開展“營改增”影響分析測算,對試點帶給企業在盈利、稅負、現金流等方面的影響進行評估,以明確試點工作給企業帶來的稅負變化。 “營改增”期待 對于“營改增”試點企業來說,政府的有限扶持原不如打通增值稅鏈條來得更為有效。 郭麗雙是東方美亞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在這次北京“營改增”試點中,她集團的部分行業也被納入其中,對于試點,她最大的擔心就是增值稅鏈條不完整,而使營改增失去原本的意義。 郭麗雙的影視公司在拍攝電視劇時需要租賃場地、道具和各種器材,但是當初租賃公司的稅是一次性攤的,現在根本開不出增值稅發票以供影視公司抵扣。 郭麗雙對一刀切的方式有些意見。她認為沒有一條規范完整的鏈條,增值稅的好處很多企業都體會不到,如果不能一條鏈推下去,稅負會增加給最后環節的納稅人,而中間逃稅的人也會使規范的納稅人承擔更多。 郭麗雙說,“如果鏈條是完整的,行業和公司的納稅是規范的,那么營改增對企業是有幫助的,減少了重復征稅,一環扣一環還能有效制止假發票?!?/font> 而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真正全面打通增值稅鏈條是盡快擴圍試點區域及行業。有專家預計,除已在部分地區試點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外,郵電通信業和建筑安裝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將有望進入試點名單。或進一步刺激通信資費、終端價格等下降,有利于民生消費,推動行業新興技術的普及。 而對于典型服務業的金融業何時能進入“營改增”,一些專家也表示,對金融業征收增值稅在世界上也存在爭議,目前我國金融業“營改增”還比較難,主要難在其抵扣操作非常復雜。 在中央財政日益吃緊的情況下,地方政府也在為“營改增”中失去的一塊財源大蛋糕而焦慮不已。 營業稅是目前地方政府唯一的主體稅種,而增值稅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營改增”后,只能拿到25%的增值稅,這對很多本身就很缺錢的地方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 朱為群認為,在我國目前的權力比較集中的政治體制下,地方政府在和中央政府的博弈中能否占據上風,增值稅分享比例的確定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然而地方政府如果不能從增值稅中分享更多比例收入,就會轉向其他途徑。“擴大房產稅的開征范圍,是政府傾向于采取的途徑。但是,由于房產稅的開征受制于多種因素,其推行阻力也很大?!敝鞛槿赫f。 目前“營改增”試點企業的增值稅部分仍歸地方財政所有,未來隨著“營改增”的深入,將出現新的問題。如新設立的企業,且是混業經營,既有征營業稅的業務,又有征增值稅的業務,這類企業的稅收,到底歸何方則是一個難解的題。 “增值稅從‘轉型’到‘擴圍’的推進,不僅是稅種吸收合并問題,還隱含著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再劃分的問題,如果不理順這個關系,則改革將會面臨地方阻力?!痹等A表示。 “如果十年內能完成全部行業的‘營改增’,就是非常快的速度了。”原國家稅務局副局長許善達表示。對此,曾康華比較樂觀,“3—5年內,我相信‘營改增’將會有一個質的突破?!?/font> 上海營改增“1+6”模式:“1”即交通運輸業,包括陸路運輸服務、水路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管道運輸服務;“6”即現代服務業的六個行業: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鑒證咨詢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