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劉佐27日在2014中國稅法論壇上呼吁,稅收法定原則應直接寫入憲法。
在中國現行的18個稅種中,只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車船稅這3個通過全國人大立法,其他絕大多數稅收事項都是依靠行政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來規定。這種現狀一直為學界所詬病。
劉佐指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四中全會提出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根據上述要求,加強稅收法制建設,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就應首先完善憲法,補充和完善憲法中的稅收條款。
劉佐表示,目前絕大多數國家現行憲法都將稅收法定原則寫入,中國憲法中稅收條款的補充和完善可以從四個主要方面進行:
一是將稅收法定原則直接寫入憲法。可以移植《立法法》中關于稅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的規定,并進一步完善。
二是根據中國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需要,規定不同層級的稅收立法權,理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各級地方政府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
三是全面規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納稅的義務和可以依法享受的權利,增強納稅人依法納稅的意識,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四是規定相關的配套措施,建立合理、規范、公開的預算體制和科學嚴密的審計制度等。
劉佐建議,條件比較成熟的稅收行政法規,如關稅條例,可以先行升格為法律;條件暫時不太成熟的稅收行政法規,如消費稅暫行條例,應當先行完善行政法規,待其比較成熟后再升格為法律;正在改革中的稅種,如增值稅、營業稅,應當加快改革步伐,在改革完成后適時制定法律;已經制定的某些稅法法律,如個人所得稅法,也應進行進一步完善。 |